阅读《平凡的世界》很久以后的一些感想
日期: 2019-08-16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这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平凡,是因为它描写的是平凡人的生活,是我们那个年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同阶层孩子的成长轨迹,一家之主对子女和兄弟竭尽所能的爱,朋友间的纯粹友谊,田间地头的泥土和汗水,贫穷人家一天的餐食……而因为《平凡的世界》把那个年代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以纯粹真实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至于我们这群人读起来有深深的共鸣,没有人为美化,也没有极度悲观,却也足够厚重,《平凡的世界》能给人以力量。
青年时期阅读这部作品能带来力量,并不是因为它有许多励志向上的鸡汤,而是像其它优秀小说一样,有许多我们没有经历过但即将经历的事件,让我们在各种人生关卡到来之前把那些场景在心里体验一遍,以至于后来现实真的来临,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迎接它们。
事别多年,再次品读,作品中的戏剧性事件早已在生活中一幕幕上演……。
有人成为了孙少安,孙少安从小深知家庭的贫穷与困境,多年来一直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青年时期就担下了家中顶梁柱的重担,而后在时代浪潮中,白手起家,改变命运。又在欠下巨款时破釜沉舟,东山再起,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孙少安作为孙家的长子,兢兢业业,六岁起就开始和父亲一起干活,为了弟弟妹妹的学业而放弃自己继续上学的机会,又为了改善家人生活东奔西走,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对于长子的责任与义务,孙少安可谓问心无愧。作为双水村的村民,孙少安也尽到了该有的情分,在自家落魄时就不忘帮助邻里,在自家的企业飞黄腾达时更是一心想着为乡亲谋取利益,对于事业低迷时期对自己落井下石、嘲讽、挖苦而后事业东山再起时见风使舵的村民,孙少安从不计较,对于借钱不还并且还三番五次再借的乡亲,孙少安也只是默默忍受。作为丈夫孙少安也是毋庸置疑的,孙少安虽然是因为想要逃避现实而迎娶秀莲,却没有因此而在后来的生活中缩减一个丈夫对妻子应有的爱,并且秀莲也是一个贤惠、能干、温柔、善良、模样俊的妻子,在家庭和事业上一路默默帮助、支持着丈夫。孙少安可以说是一个像金庸笔下萧峰一样没有任何一处污点可供人质疑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物,面对命运中的波浪几乎都能迎难而上,一一化解,可是他也像萧峰一样,宁可天下人负了自己,也不要对他人问心有愧。作为自己,孙少安是失败的,这失败是宿命的,是必然的。孙少安对于人生中的大风大浪不曾有丝毫畏惧,而在自己的爱情面前却胆小如鼠,润叶与孙少安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又互相爱恋,可孙少安是贫穷农民家的儿子,润叶是村书记家的女儿,渐渐长大的孙少安越来越觉得两人生活背景的差异是他们爱情之间九千尺的天堑。孙少安强烈地认为没有自己的存在,润叶会过得很好,甚至以致于后来润叶给他送表白信,他也不敢回复,只是在人所不见之处宣泄自己的悲伤,然后另外托媒娶亲,自我逃避。孙少安没有错,即使他后来真的成为了农民企业家,可以让润叶过上富足的生活,但在他年少时,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底气,不敢保证。年少轻狂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从小贫穷的生活已经将自卑深深刻进了孙少安的心中,长大后命运的差异更是让孙少安的自卑剧烈加深,这在孙少安处理自己的事情时体现得尤为明显。面对机遇时的勇气和面对自己爱情的胆小并不矛盾,孙少安都是想让别人过得更好而已。孙少安在自己糟糕的人生基础上已经做到了极致,也收获了应有的回报,只是年少的不可得,会跟随他一生,在旅途奔波时想起,在郁郁寡欢时想起,在深夜无眠时想起,且不能与人说。
有人成为了孙少平。我想先从书中记下的片段来开始我对于他的一些见解,“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劳动,像大哥一样娶一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在农村,我们这一代人改变自己和整个家族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然后得以有去外面世界闯荡的知识资本和通行证。私以为读书有两种,一种是读改变想法的书,一种是读扩充知识的书。孙少平读的是改变想法的书,而我们读的大多是扩充知识以考取高分的书,我们对于改变命运的想法是周围恶劣环境和内心的愤愤不平所致,孙少平则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不服输的性格使然。虽如此,我们却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年轻时都有强烈的愿望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极其强烈地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人的生活。后来,我们中的一些人成功了,每每回到家乡,都觉得亲切不已,家的感觉依旧在。因为那感觉从小就已经在你心中留下了烙印,家乡的人事物一直没变,变的只是我们。小时候的发小早已顺着他们认为合理的成长轨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父母的复刻,日子过得也还不错,有了几个和你的孩子差不多大的小孩,正在你曾经的小学念书。你知道你不会想要那样的生活,但你还是祝福他们。你和他们也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有许多共同语言了,话题也只能局限于日常琐事、日常生活、诸如菜的价格、赶集的日期或者说过无数遍的儿时的趣事,他们可能暗自羡慕或鄙夷着你的生活,然后继续平静地过着他们的生活。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也没有对错之分,存在就是合理的,并且这个世界很精妙,虽然一些想法是相互冲突的,却并不影响它们的共存,因为这个世界足够大。人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源于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的人、事、物,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并且适时矫正即可,没有高下之分。记得曾经听人说过,最可怕的刑罚不是直接将囚犯枪毙,而是给他生的希望,再让他的希望破灭。命运就是对孙少平施加了像这样的一个刑罚,从书中看到了世界的诸多精彩,又把现实推到他面前;以为爱情可以顺遂其意时,洪水又带走了田晓霞。少年的梦想终究破灭,孙少平也逐渐冷静成熟,成为了一个能经受风雨岿然不动的男子汉,带着田晓霞的希冀好好的活下去。只是孙少平再也没有勇气离开大牙湾煤矿了,他永远地成为了一个碳客,活成了小时候不喜欢的样子。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对这件事的揣测,也许他只是暂时躲在煤矿想要平静一下内心,而后富有思想的孙少平将会再次站起来,像走出双水村那样,走出大牙湾煤矿,再一次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虽然这极其困难。
也有人成为了孙玉厚。作为一家之长,孙玉厚确实尽职尽责,撑起自己家庭的同时,还不惜四处借债为弟弟的人生架桥铺路,尽管弟弟孙玉亭依旧没有太大改变,可是孙玉厚依旧将自己设定为弟弟的父亲对他负责;作为几个孩子的父亲,孙玉厚也尽好了他的本分,虽然后来他觉得自己有非常多的地方对不起孙少安,但是作为读者,我认为他并没有过错,他和孙少安一样,已经在自己的角色上做到了最好,甚至可以成为模范。几十年来孙玉厚一直勤勤恳恳奔波于田地间,为家庭的安稳,为儿女的衣食。后来儿女都长大成人了,对于他们的想法和所作出的选择,他从不以一个长者的姿态而干预,只是默默支持,或者稍提意见。而对于落入低谷的儿女,孙玉厚又以一个长者的姿态,敞开胸怀,让那儿成为最后的心灵港湾。孙玉厚是一个地道朴实的农民,也是一个成功的父亲。孙玉厚这一父亲角色,还是能成为许多人的模范,对于孩子的教育一些人的确干预过多,使他们没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在未来的人生中缺少主观能动性,缺乏主见。一些人又放任不管,孩子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可能会有自己错误的想法,进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松紧之间的度,却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孙兰香是本书中唯一一个确确实实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角色,得益于她的天赋,也归功于她父亲、兄嫂的呵护,尤其是嫂子秀莲为了给她凑学费,搭上车回娘家借钱。在书的刚开始,我们并不会觉得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最后会有如此成就。可也的确该是如此,兰香面对任何事情都极其认真,并且观察细致,她奶奶有眼疾,买不起眼药水,买了也舍不得用,于是兰香就每天早起去取花露来给奶奶滴眼睛,这一细节我至今印象深刻。兰香在学业上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且轻松的,她可以以初三学生的身份在考试上取胜于高三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她的天赋之高。而家庭的呵护也是她改变命运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家里经济困难,大哥全力支撑,能够让兰香顺顺利利地完成学业。现在的我们,作为家长,应当更加重视教育,往小处讲,教育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往大处讲,如果每个人都拥有良好的教育,我们的祖国将拥有基数庞大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的国家能在国际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当然,再往大讲,结合人类共同体的理念,倘若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人类的生产力将会显著提高,生活水平不用言说,和平将会更加有保障,甚至在面对人类共同困境和灾难时,也会更加有底气,更加团结。
这本书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许多人的成长,书中的事物可能已不会再出现了,而书中的人一定会在未来再次出现,也会有像《平凡的世界》能引起一个时代的人的共鸣的书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出现。但人们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千年前的经典至今有许多人在继续捧读、奉为经典,也是因为如此。以后还是会有田福军这样的国之栋梁,一心一意为人民;还是会有孙兰香这样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会有孙玉亭这样的人,在朋友亲戚的大力帮助下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还是会有田晓霞这样的热血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回报了社会;也还是会有像孙少平这样的人,看见过美好的事物,竭尽全力却宿命般失败,然后浑浑噩噩或者东山再起……
初次阅读这部这部作品是在青年时,那时书中的诸般场景自己只亲身体会过儿时和它们重合的阶段,而其他的场景可以算作是人生的预习。多年后再读,那就是复习了。此时看到书中人物和自己经历的重合之处,只觉心情平静,却隐隐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想要喷涌而出,去过好以后的生活。